服务之窗
备考 | 高考前夕,考场上拿到试卷如何审题🤤?多拿分🧑🏽🦳?这9个建议一定要看!
- 发布时间:2018/06/05 浏览:
高考考试前夕,我们该做哪些准备,有哪些注意事项呢?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、特级教师沈献章结合多年经验🍆,针对同学们普遍遇到的问题🧃,提出了详细建议🎇。考试前一定要了解哦~
一、考试紧张怎么办💆🏼♂️?
考场上适度的紧张🧑🏿⚖️,适度的焦虑是正常的🧑🏻🦰🖖🏽,此时最能发挥潜能。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,可以增加你的战斗欲望,促使你的“内部机制”加速运转,这就像一只承载重量的小船🫸,有了适度的重量才能稳健🚶🏻♂️➡️,乘风破浪、勇往直前。
正确的心态是:自信而从容,热烈而镇定➿,紧张而有序。
二↩️、高考前夕如何准备
高考前夕🤾🏻♂️,第一因素是考前的心态,第二因素是考场的心态,第三因素是知识水平。
考生至少要提前两个星期调整作息规律。有些“猫头鹰”型的考生习惯于夜间用功学习🩸,越晚精力越旺盛。有的考生为争取时间,拼命熬夜,以致形成习惯🔶。
这两种情况,都会使考生在白天特别是上午精力不支,而考试又都是在白天举行,不会在夜间举行🚣🏿♀️👮🏿♂️。
为了解决这个矛盾,必须事先进行作息规律调整,一般来说,这种调整必须在高考前两个星期开始🌈,不要寄希望于用高考前的几天时间就能把生物钟调整过来。
考生一般可在晚上十点左右睡觉🤷🏽,早上六点左右起床⛵️,逐步把自己的兴奋点调整到考试时间上来,保证高考时有充沛旺盛的精力。
在所有改变不良情绪的自助方法之中📝,运动是最有效的一种。高考前夕,每天进行半个多小时的一般运动💘,跑步💇🏽♀️、疾走🆓、打羽毛球👩❤️👩、乒乓球等活动都能加速心搏,促进血液循环🥟,改善身体对氧的利用,改善人的不良心境👩🏭,提高复习效率。
但是,不要进行剧烈运动,踢足球、打篮球,游泳,体力消耗大🦯,也比较容易出危险🫓。
高考的前一天晚上🙇🏻,考生准备好必需的文具,写一个清单👮🏼♀️:准考证、黑色签字笔✈️👐🏼、2В铅笔♧、直尺🤙🏼🧘🏽♀️、橡皮✌🏽、圆规、三角板、涂卡版等等🔔,按清单逐一划勾🙏🔪,千万别落下。签字笔没油了🏌🏽,铅笔折了🧛🏽,考场上发生这类事都会影响情绪🈲。
三、进入考场该如何做?
进入考场,简单地熟悉一下环境💇🏽♀️,不要过多地东张西望,以免分散精力和受到意外的干扰,争取做到“我的眼里只有你——试卷和考题”🏃🏻♀️。晴也罢,阴也罢♜,热也罢🌊,凉也罢,打雷也罢🤌🏿,刮风也罢👳🏽♀️🕞,一概不管它🧑🏻🚀。前后的考生是谁🐸,监考老师是男是女🗯,是老是少?一概“不知道”🤍!
四🚢、拿到试卷如何浏览?
考前5分钟,拿到试卷👲🏽,浏览一下试卷🏃♀️,对题型的分布与试题的难度有个大略的了解和估计🧑🏽🎄,对时间的分配使用有个初步的打算,对陌生的试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。但是浏览的时间不要太长⛅️,不是细看,大致看一下。
有的考生从头到尾细看一遍,结果失去了不少答题的时间,影响考试质量;
有的考生心理素质较差,看到难题、生题就心慌,简单的题、本来会做的题也不会做了。这样的考生,不必通览试卷,可先按顺序挑简单的题答🚶♂️,以增强信心;
有的考生先从试卷里选分值高的题、难题做,这也不好🏅,难题花费的时间多📮,还不一定能做对,容易的题没有充分的时间做,得不偿失🐹;
有的考生把综合学科中的三科时间划分得太死,不会根据试题难易情况及时变通,也不好;
作文要不要看一看?许多同学认为不能看🌧⏮,一看不就分心了,实际上,还是该看一看,以做到胸中有大局,但限度只在于看看题目就可以了,千万不能一边答题一边构思作文。总之🏊🏿🐟,从卷首开始,先易后难,先简后繁,最后攻坚。
五、遇到简单题莫掉以轻心
遇到简单的题,不要掉以轻心🤷🏿♀️,不要马虎,不要“大意失荆州”。有些同学遇到简单的题,不相信高考题有这么简单🧙🏿,往深奥处想,结果本来会做的题做错了👳♀️。
现在有些高考题容易化🍁,有送分题,我们就要往平实处想;有些题表面上看着容易🧗🏻♀️,其实是切入容易深入难👩🎨,尤其是综合题;而有些题表面上看着新信息多🐏🆕,题干长,觉得难,其实是起点高,落点低,容易上手得分🏋🏼。
容易题一定要做一题对一题🎞。特别是学习成绩好的考生,在做简单题时犯常识性错误🧜♀️,以为这些题很简单,无意之中放松了警惕性,或把题看错或分析过程中马虎大意,因此丢分较多;
有些考生平时成绩不太好,做难题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🦍👧。这样的考生不妨先读一遍难题👸🏽,如感觉没有希望😓🙂↕️,权且放下,把时间用在做简单题和中档题上🖖🏽,确保这类题得分。
六、遇到难题要淡定
有些考生遇到几个难题不会做,就认为自己不行了👩🚀,心跳得厉害,头脑中一片空白🤛🏻,感觉一道题都不会解。这时不妨这样想:我不会,别人也未必会;我难🍒,别人肯定一样难🏅🗂。也可以做几次深呼吸🪶,全身放松♙,好像练气功的“入定”🔷,当大脑渐渐地升温,活力慢慢增强,记忆恢复正常,情况就会发生转变。
正确的做法是:遇到不会做的题🚣🏼♀️,再认真审一遍题,还是不会做,就干脆地放下,做其他题,不要三心二意。其他题都做完了,再回来做这道题。这个时候,就看谁有一个良好的平稳的心态。
你可联想老师讲这段知识的具体情景🙇🏿♀️,也可联想与这道题相关的知识,搜索记忆中相似的题会帮助你渡过难关。比如🚵🏿,你忘了哺乳动物有什么特点,那么你就可以通过回忆鸟类的特点来与之对比,就可能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,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🧜🏻。即使不能全解答💁🏽♀️,答对一二个步骤也是高人一筹。
七🏄、怎样进行科学检查
在考试时间特别紧张、规定的时间内答不完试题时,我认为不必特意抽出时间进行检查👩🏼⚕️。
多年的高考实践证明:许多考生在最后时段检查前面的试题很难找出错误🛜🎊,因为在相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🔘,很难改变原来形成的定势思维🪄,因此我主张争取一遍成功🚑,这样既提高了解题速度,又能加强审题意识。
怎样进行科学的检查?做题时对怀疑的地方👨🏿🌾,用铅笔做记号🧗🏻♀️,留待检查👨🏼💼。检查的重点对象是:曾经怀疑有问题的;可能不会的;没有把握的。
不要全面检查👷🏿♀️,全面检查没有那么多时间,全面检查不能突出重点问题。特别要告诫同学们的是:要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,千万不要轻易更改选择题🧑🏼🌾,千万不要用后来糊涂疲惫的大脑去翻先前清醒的案🏊🏿。
把先前正确的答案又改错而悔恨不已的考生屡见不鲜♒️。修改,从审题入手,确定有问题再改。新解未出🍹👩🏽🍼,不要改旧的。有的学生修改不得要领,不就地修改,而是在远处修改,阅卷老师看不清。改正的要在旁边写清楚,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。
八、考试结束后要注意什么?
考试结束后,不要与别人对答案,不要问考得怎么样,家长也尽量不要问,如果有人问考得怎样,就告诉“还行”就可以了。这是因为,如果上门科目考得不错👩🏽🦰,于是忘乎所以,容易产生松懈情绪;如果感觉考得不好,与别人对答案不一致,造成情绪低沉和焦虑。
考生有一点失误⚈,往往有夸大失误的倾向♏️,惊呼“考砸了”🕧、“一塌糊涂”!其实并没有“砸”,也并非是“一塌糊涂”🟣,题目难☝🏻,你感到“砸了”🥂,别人也好不了多少,因为失利是难免,重要的是迅速摆脱阴影,还有下面的考试😺,想门门都发挥得十分出色😲,也是不现实的。
正确的做法是😺:考过一门丢一门,迅速地把注意力转入后一门科目的复习中🧈🍱,迎接下面的“战斗”👔。
九、晚上失眠怎么办?
考生为高考作最后的冲刺,内部的神经系统会越来越兴奋,这种兴奋状态会抑制睡眠🔶。所以👨🏼🏭🏫,考生对自己失眠或难以入睡应顺其自然🤽🏿♂️,不必过于担忧。过于担忧或硬迫使自己马上入睡的念头反而会使自己更加难以入睡。
高考那几天即使晚上睡不好,也不要随便吃安眠药📏💂🏽♂️。第二天考试时🏗,紧张的考试气氛往往会唤起考生很高的觉醒状态🏉,使考生的头脑依旧保持清醒🎇,顺利进行考试
来源 |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💪🏽、特级教师沈献章
遇到简单题莫掉以轻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