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之窗
备考丨距2018年高考不到一个月!各科复习这样做,成绩提升不难
- 发布时间:2018/05/16 浏览:
又是一年高考时🗂,距离2018高考只剩不到一个月👩🏿🦱👋🏽。不少高三党明显感到精神疲惫,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🗃☎、学习成绩下滑等现象,也有不少学生感觉紧张焦虑🪄🧝🏼♂️。
面对这样的问题,老师和家长该如何应对和解决呢?怎样指导考生规划时间🏊🏼、合理复习♏️、调整心态呢👨🏽🏭?
考前一个月,如何合理安排时间
调整阶段(5月中到6月初):调整复习节奏,切换考试模式
“答题时思路不清,精力总是不集中👨🏿⚕️,烦躁苦闷。” 很多人在这一时期会出现所谓的“答题高原期”。这是多数学生必然出现的情况,这时考生需要的是改变前期的学习模式,切换到“考试模式”👊,“浏览以前考过的模拟卷,真正进行查缺补漏工作,不要再过多地做练习了”🚴🏽。
如果“高原反应”特别强烈⚽️🧑🏻🦽➡️,可以“做练习时降低难度🌝。因为考前的模拟题目往往安排不合理🪃,不完全符合高考试卷要求,还有就是复习久了有点麻木,答题的警惕性降低🎙。”
用好时间表🖖,让身体和心灵赢在高考路上🌖!
小编为您和孩子提供了时间安排的小技巧,让它为考生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保驾护航。 (因为和学校平时上课的时间有出入➗,所以用到考前一个月的复习中刚刚好。)
6🧎🏻♂️➡️:00—8🚴🏼:00
此时头脑最清醒,体力也充沛😐,是学习的一个黄金时段,这时候可以背英语单词👇🏻,看文学常识🤴🏼,也可以安排一下对功课的全面记忆复习。
8:00—9:00
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👨🏻🦯➡️🙇🏽,正是接受各种“考验”的好时间👼🏽,可以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。
9🐍:00—11𓀒:00
此时短期记忆效果很奇妙🗃。对“抢记”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一下突击🫣,可事半功倍。
13:00—14:00
饭后人易疲劳,夏季尤其如此。这时候可以休息调整一下,养精蓄锐🚶♂️➡️,听听轻音乐🧑🔧,做做放松操,都会感觉很舒服。
15⛹🏽♂️:00—16🧘🏽:00
此时长期记忆效果特棒,可合理安排那些需要“永久记忆”的东西。
17🚵🏽♀️:00—18:00
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的好时间🥀,安排得当,可以以一当二。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最好是饭前,吃饭后人的血液都会集中到胃部,大脑也不活跃✊🏼。
晚饭后
因人而异,个人根据自己情况妥善安排。最好还是先放松一下再开始学🍼,看看新闻联播🥹、体育新闻之类的电视节目。看完之后可分两三个时间段来学习,5个小时语、数🤙🏼、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;最好难易程度区分开。
各科提分有秘诀𓀄👲,这些方法你得知道🤺!
语文:回顾典型,作文素材每日积
兵法有云: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”对于高考而言,这里的“彼”即指“考试内容”。所以要对照考纲,对已复习过的知识点全面铺开,毫无遗漏地构建框架结构图👮🏻♂️,做到心中有数👨🏽🚒、不留盲点😸♤。
另外,还要对照框架结构图回忆联想——围绕这些知识点考过哪些题型💃🏻,每个考点又是怎样的出题方式、解题步骤和答题方法。要把零散的习题整合成类型,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究。
要把已经训练过的作文材料结合自己当时的典型问题再看一看,吃透提示语👩,并划出要点;要注意选引材料不要照抄,尤其要注意是否点题🤱🏼、扣题。同时,拟题避免拟怪题,要一目了然;开头不必标新立异,实际入题👨🏻🎨;结构不能一段到底,句末要加句号;字数不能少于800字👨🏼🏫,也不要超太多🐉;不会写的字换个字塞进去,不留空格,更不要在卷面上涂改🚔。此外,尽管高考日益临近,但仍要坚持作文素材的每日积累。
数学⭕️🩹:小题防超时,重点题常“访谈”
考生后期定时🗻、定量、定性地加以训练是非常必要的。要务必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加大训练力度📿,强化训练时间,避免“省时出错”、“超时失分”现象的发生。
同时,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复习获得最大的效益👩🏽,必须针对重点题型进行重点复习🎉,并且能够做到“焦点访谈”。对于数学的函数与导数、三角函数😗、数列、立体几何、解析几何👳🏻♂️、统计概率等几大板块,要做到重点知识重点复习,舍得花时间和下功夫。在复习过程中,学生要能够查找自己在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是否存在缺陷。如果发现缺陷,就要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重新整合相关内容,形成知识与方法的经纬图。
英语:把握知识重点🎅,训练应试技能
提高综合技能是后期备考的重中之重,尤其是听、读💣、写等语言技能的提升🦹♀️,更要贯穿后期备考的始终。
首先,提升听力技能。要坚持做到天天训练🐔,足量训练,适当进行延时训练,即一次的训练量超过高考的题量,以延长学生听力的疲惫期。
其次,提升阅读技能。要重点提高学生总结提炼信息和推理判断的能力🍊,提升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处理具体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👮🏻♂️,同时要加强对阅读新题型的训练和指导。
再次,提升写作技能👩🏿🎨。要切实过好“三关”,依次为卷面关、内容关和语言关。通过这一轮的复习,学生作文要达到卷面整洁,语意连贯,内容丰满,语言地道的新高度。
化学:精练高考真题👨🏻✈️,五大方面全突破
考纲的要求是通过考题来体现的✌🏼,所以,研究历年特别是近五年新课改地区的高考题🧑🏻🏭,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考纲,明确备考方向。经过对近几年高考题的横、纵向分析🎑,可以得出以下三点:一是主干知识考查“集中化”👝,二是基础知识新视角🤛🏻,推陈出新😮💨,三是能力考查“综合化”。复习训练的步骤包括强化基础🙎🏻♂️🧑🏻🦳,突破难点,规范作答,总结方法,通过这样的总结🧏🏻,学生印象深刻🧙🏼♀️,应用更加灵活。
在备考时🦣🌄,要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找突破,一是这道题该怎么做;二是为什么要这样做💮;三是怎么会想到要这样做👩🏼✈️;四是不这样做可以吗?还有没有其他方法?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最好👩🏻🦯➡️?五是这道题改变设问角度,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💂?又该怎么做?如果能够如此做题,可收到5+5>5的效果🎅🏻。
生物:精研考纲,精设专题
距离高考愈来愈近🟡,生物后期的复习备考要认真研读新大纲🌼🛖,充分利用网络资源,及时收集高考信息🙆🏽♂️,关注专家的解读和预测👨🎤。要充分利用集体教研的时间🫴,将最近五年新课程标准区的考题进行分组研究🧑🦽,对历年高考题的命题特点进行回顾和整理👳🏼。
在专题的设置上,结合各模块复习的同时,要贯穿“生物圈——生态系统——生物群落——种群——个体——细胞——分子”的线索🎑,将学科内的知识进行系统重组。
物理👰♀️:攻克实验题😞,拿下丢分阵地
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💆🏼。作为填空题,数值🧑🏻🔬、单位🤛🏽、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:
①对函数图像应注明纵、横轴表示的物理量🦵🏼、单位、标度及坐标原点🍸。
②对电学实物图🧻,则电表量程💻、正负极性,电流表内、外接法,变阻器接法,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🚛🧏🏻。
③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,要正确使用虚、实线🏡,各种仪器☂️、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;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(仪器位置要对应)☹️;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(有利于修改)🕵🏼🙋🏻♀️,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。
历史👩🦼➡️:基础知识串成线🩸,知识点挑着背
同学们可以按照历史时期,将该阶段的经济、文化、政治的发展🚣🏼♂️,社会的技术创新和变革,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梳理,放在一个历史阶段当中🥹,将这些庞杂繁复的基础知识贯穿起来,进行知识体系的建立🌅,方便日后考试解题时提取知识点。
知识点可以挑着背,课本上的编章题目✸、课文里的黑体字标题🧙🏽,最好都背下来🦽。纲目了然于胸🙇♂️,考试紧张到大脑空白的时候🤦🏻♂️,短小精悍的标题如果还记得住💆🏼🐣,就能帮助你逐渐唤起其它的信息记忆。重要历史事件中时间🧝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这四要素一定要记牢🧥,用自己的语言记会更容易一些。至于此外的文字展开部分🥲🤳🏼,现在你只要知道了解精神要义就可以,比如前因后果、意义🪁、经验等等🏄🏼♂️。
地理:过好图关、审题关
其实地理的复习思路跟数学颇有类似,练题刷题是非常重要的👼🏽🙋🏻♀️。平时备考练习时,同学们要采取“定型定时定量”的练习策略,即对重点题型定时高强度的训练,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形成思路并完整作答。
高考的地理部分“无图不成题”🧞,可是地理中的地图题却往往让很多同学丢分🟪💁。
二轮复习阶段,要求同学们要努力记忆几类关键的地图,例如:区域图、等值线🫅🏼、统计图🤡、分布图、示意图🛍️、关联图、变化曲线图🕵🏻♂️、变式图等👷♂️,自己多动手画几遍🚇,摸清地图题目的出题思路。
政治:热点归类♢,运用辩证思维答题
时政热点历来是高考政治试题的重要考点。近年来👨🏽🚀,很多高考试题中都在考查学科知识的基础上,进一步深化考查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运用✍🏻,试题背景素材常常就来源于近期的热点新闻和话题。希望同学们通过关注国家政策、社会热点、新闻话题🤦🏻♂️,将它们结合到政治的备考复习中,并不断总结归纳👨👨👧👦。
要答好题,需要综合运用辩证思维答题🧖🏿。审题后,确保将题设和材料中的“关键词”出现在你的材料分析中,题目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一定要好好观察。经济类型的题目,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区分主体👩🦳,看看是国家、企业还是家庭。
关于考试提分,学霸们有这些秘籍🧢!
徐之恒(2014年杭州理科第一名):
考前复习主要针对自己的弱项
徐之恒说👩👧👦,自己的理综相对弱些🧑🏿🦰,在考前♚,每天会选一套模拟卷做一下,保持状态。“做得好,就会很开心🪹♕。”做卷子也要讲技巧🐿,比如,时间要固定,和高考吻合😘🧑🔧。理综考试在上午💂🏻♂️,他就严格在这个时间段做。“最后几天🏃♀️,其实没什么漏洞了,一些细节要再提醒自己🙋🏻♀️,还要注意解题方法🧑🏿🦳。”
龙麒伊(2014年浙江省文科第一名):
与小伙伴一起聊天吐槽缓解压力
关于最后阶段的备考🧜🏼♂️,龙麒伊向大家透露了一个小秘密😿🛵:大家以为学霸们高考就不紧张了吗?其实在开考前候场时🕵🏿,学霸们也是紧张到不行,“好多人都说连早饭也吃不下🤸🏼♂️,有些人吃了早饭还感到不适🗂📤,吐掉了🏌🏼♂️。”所以考前有些紧张,再正常不过了😮。
龙麒伊建议大家,如果觉得自己一个人复习实在紧张的,可以选择多和小伙伴们见面聊聊天,或者约到图书馆、教室一起静静地看书♙,“考试开始前候场的时候也可以和朋友们呆在一起聊天吐槽,这样保持了复习的节奏感👩🏼🏭,也可以放松心情。”
喻鹏阳(2013年杭州文科第一名):
保持一直以来的学习节奏
喻鹏阳认为,维持一直以来的节奏💁🏽🪛,很重要💓。“突然打破节奏,变快👰🏽、变慢、变舒服、变紧张,都需要时间去适应,而考试时候正是比较紧张,容易出bug的时候🤮。”可以看看书,整理知识体系🚭,把每门课的重点和框架过一遍等🙅♂️🤱🏼。如果把几本教科书都翻一遍,了解体系👎🏽、知识点,那么重点、难点🛡、易错点也会融入其中复习🥿。
最后,
祝所有考生稳住最后一个月🚴🏿♀️,
高考能够顺利发挥!
来源丨中国教育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