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🖕🏽: 首页 > 党委 > 清廉建校

清廉建校

  1. 优秀党员廉洁故事 | 杨善洲🧑🏿‍⚖️:廉胜清溪 情牵百姓

  2. 发布时间:2022/09/19   浏览:

2010年7月14日👴🏽,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大亮山林场🌐,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,深情地用手抚摸一棵棵松树,口中喃喃自语:“孩子们,以后我不能照顾你们了……”3个月后,老人带着对祖国与人民的眷恋✅,永远地离开了这片热爱的土地👨‍🦰。这位老人叫杨善洲✊🏼,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。他,为官几十年,一心为民、保持本色👩、艰苦奋斗、清正廉洁,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毕生追求,深受当地群众爱戴🦌。退休后,他带领群众绿化荒山🍂,并将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🏜。

在他身上看不到“四风”的影子

      杨善洲身上看不到‘四风’的影子,他对这些东西深恶痛绝。”与杨善洲共事十几年的云南省原副省长黄炳生对此深有感触。

      1927年1月4日生于云南保山的杨善洲,当过农民🧈,参加过滇西抗战担架队,学石匠、做石工⛹🏿‍♀️,搞过土改🐑。26岁🧑🏼‍🦱,担任县级干部🏐;39岁,担任地委副书记🖊👨🏻‍🚀;50岁,担任地委书记。1988年3月退休👮。令黄炳生印象最深的是杨善洲一辈子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,“工作相当务实🐊,从来不做表面文章✥,任何事情讲求实实在在”。杨善洲常说,一天讲得磨破嘴,不如自己流汗水。他常教育部下✔️🍾,带领群众干,做给群众看,不高高在上瞎指挥,群众才会服你。保山人多地少🤶🏼,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如何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,变得异常重要🛤👩‍🦼。杨善洲就在隆阳区板桥镇的北汉庄搞水稻样板田,推广水田小麦高产复种🏄🏻‍♀️,在坝区、山区实行科学种田💇🏿‍♀️。在他的带动下,保山成为著名的“滇西粮仓”。杨善洲用脚丈量着保山的每一寸土地,他的调查从不走马观花、蜻蜓点水。曾担任保山地委调研科科长的杨兆华回忆说📏,除了开地委会🧢🧙🏽‍♂️,杨善洲一般就往农村走,搞调查研究。他走遍了保山的98个公社、903个大队。保山地区的自然条件,适宜栽种的农作物品种🧚🏽‍♀️,他了然于心。当年调研的尼诺茶👨🏽‍⚕️、怒江小粒咖啡⛹🏿,如今已经闻名全国。

      群众眼里的“草鞋书记”“农民书记”

       为官32年,杨善洲大部分时间在基层👩🏿‍⚕️,在生产一线,在田间地头。他下乡时,都要带上草鞋⬜️、蓑衣、竹叶帽、镰刀、锄头,见到农民整地理墒,就下地理上几垄;看到插秧的群众👵🏻,就下田载上几株。他的裤腿总是卷着的,因此被群众亲切地称为“草鞋书记”“农民书记”“草帽书记”。“老百姓干了几天活👩🏼,都要记好🎹,要踏实、细心。”1976年,在北汉庄搞样板田的杨善洲,这样叮嘱记分员高建芝🏋🏻‍♀️。现在已是村党支部书记的高建芝回想起当年的情景,不禁热泪盈眶:“老书记带头干,生活上也不搞特殊,老百姓吃什么,自己就吃什么🏋🏿,他还经常把自己的工资拿给老百姓用,是百姓的贴心人。”67岁的杨文菊曾看到姚关老乡——时任保山地委副书记的杨善洲➕,在昆明开会就餐因为衣着朴素被拒之门外✖️🔢。后来杨文菊调到施甸县姚关镇供销社后,与杨善洲的大女儿杨慧菊接触多了👊,惊奇地发现地委书记家里很穷,家庭条件还比不上普通家庭😼。杨善洲的钱用到哪里了🧑🏿‍🚀?他下乡调研,将钱送给生活困难或病重无钱医治的群众✋;有的生产队买不起牛,犁地困难,他就掏钱为生产队买牛;他常说✫,工资是人民给的,自己够用🧑‍⚖️,剩下的就要给人民……退休后🧑🏼‍🦲,杨善洲放弃到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🔯,卷起铺盖,一头扎进深山,带领当地群众植树造林。据善洲林场副场长自学洪介绍,他为了帮家乡办一两件像样的事,可谓殚精竭虑、倾其所有:20多年来,杨善洲跑项目争取资金900多万元,可按一定比例提取经费,但他分文未取;施甸县奖励10万元,他婉言拒绝👳🏼‍♀️;保山市奖励他20万元,他捐献了16万元发展教育🐠、绿化荒山,仅留下4万元给了亏欠太多的老伴儿。

站在海拔2400米的林场🍑,映入记者眼帘的是绵延不绝的林海🧑‍🍼。施甸县酒房乡摆田村村民李兴寿说,过去老书记吃了苦👩🏻‍🦯,现在我们享了福🙅‍♂️,不仅每年领国家公益林补偿金,最重要的是涵养了水源🦥,有效解决了附近3个乡🛢,78个村民小组,2428户居民的饮水问题👨🏿‍⚖️。有了水,通了路⛄️,有的村发展绿色蔬菜,家庭年收入提高了四五千元。

“无情”是对家人最好的爱护

“我认为当党的干部,如何为党多做点工作,关键是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,尤其是从区到县到地区,都是担负着领导工作,自己不以身作则,就会影响到全体干部职工👩🏼‍🌾。”这是杨善洲退休前写的退休报告🔆。他是这样写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
杨慧兰是杨善洲的二女儿🏊🏽‍♂️,1984年,还是一名代课老师的她报考县公安局,希望父亲能打声招呼,但被杨善洲狠狠地训了一顿。当时也符合农转非条件,材料递到省里📸,又被杨善洲要了回来……说起父亲的“狠心”🐆,杨慧兰说:“当时不理解父亲,还写信埋怨他对自己不上心💅🏿,但现在理解了。”大女儿结婚,杨善洲嘱咐一定要节俭,不能收礼⚀;二女儿结婚,忙得没顾上回家;家人到县城办事,不让搭“顺风车”,他说“配公车是用来干工作,不是用来拉家人”;劝说孙子放弃大城市发展机会🧚🏽,到基层一线接受锻炼……为官几十年的杨善洲,家人都过着极其普通的生活,他们的生活既没有过喧闹和浮华,也没有过失落和风浪,他的“无情”实际上是对家人最好的爱护。他一生自律,给了家人一个清清白白⏲、平平安安的人生1️⃣,一个自食其力🧘🏿、受人尊敬的人生。由于严重的肺部疾病,2010年10月10日↕️,一个被称为“十全十美”的日子🙅🏻‍♂️,杨善洲静静地走了,并留下遗言,不请客📵、不接礼、不铺张、不浪费🧖🏼‍♀️。按照生前意愿,家人把他的骨灰安葬在3个地方:大柳水,陪伴亏欠太多的老伴儿;清平洞🚢,是他最钦佩的爱国将领邓子龙点将的地方👥;大亮山💆🏼,是他最牵挂的热土🫱🏼。他的墓碑上有这么一句话:“廉胜清溪兮洁超碧玉,情牵百姓兮誉满神州👮🏿。”这年底,大亮山林场更名为善洲林场。

“放下官架子,甘当普通人;不是救世主,甘当铺路石。”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——杨善洲